本文目录:
|
导管炎肿块怎么治疗最好
最佳答案:
导管炎肿块的治疗需要通常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 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块。
- 按摩: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有助于疏通导管,减轻肿块。
药物治疗
- 抗生素:若肿块由细菌感染引起,可使用阿莫西林、头孢拉啶等抗生素。
- 中药:急性期可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慢性期可用阳和汤加减治疗。
手术治疗
- 肿块切除术:适用于肿块较大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直接切除肿块及周围病变组织。
- 乳腺导管切除术:切除有病变的乳腺导管,防止复发。
- 脓肿切开引流术:若肿块已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清除脓液。
导管炎肿块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医嘱,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乳腺导管炎怎么治疗
建议:朋友您好,
浆细胞性乳腺炎
好发于非哺乳期,常发生在乳晕区,病程一般较长。而急性乳腺炎以哺乳期多见,病程较短,治疗效果好;尽管两者都是炎性病变,但本质不同,前者是因为导管阻塞所致的导管扩张,管内集聚的脂类物质分解后渗出管外,引起的化学性炎症反应,并非细菌感染所致,因此全身症状较轻,抗菌素治疗效果甚微,如有脓肿
,单纯切开引流效果不好,须将扩张的导管一并切除才有效。而后者是因为乳汁贮留,细菌侵入所致的化脓性炎症,
畏寒发热及疼痛均很明显,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一般升高,抗菌素治疗效果较好,脓肿形成后,经切开引流即可治愈。穿刺涂片检查,前者可查见浆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而后者主要是脓细胞,浆细胞少见。所以目前您的情况可到医院去做内分泌等相关检查,查明病因后再对症治疗,若方便可前来我院就诊。
乳腺导管炎怎么治疗
建议:朋友您好,
浆细胞性乳腺炎
好发于非哺乳期,常发生在乳晕区,病程一般较长。而急性乳腺炎以哺乳期多见,病程较短,治疗效果好;尽管两者都是炎性病变,但本质不同,前者是因为导管阻塞所致的导管扩张,管内集聚的脂类物质分解后渗出管外,引起的化学性炎症反应,并非细菌感染所致,因此全身症状较轻,抗菌素治疗效果甚微,如有脓肿
,单纯切开引流效果不好,须将扩张的导管一并切除才有效。而后者是因为乳汁贮留,细菌侵入所致的化脓性炎症,
畏寒发热及疼痛均很明显,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一般升高,抗菌素治疗效果较好,脓肿形成后,经切开引流即可治愈。穿刺涂片检查,前者可查见浆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而后者主要是脓细胞,浆细胞少见。所以目前您的情况可到医院去做内分泌等相关检查,查明病因后再对症治疗,若方便可前来我院就诊。
乳腺癌(侵润性导管癌)如何治疗?
根据目前国际上达成的共识,因为淋巴结转移>4个系复发高危,建议化疗后放疗。应做FISH明确有无HER2扩增。可访问以下网站:www.nccn-china.org如不能用赫赛汀,则可选用TAC方案化疗6个周期。然后放疗。建议再查ER,PR,如有阳性细胞,则可用辅助内分泌治疗。
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李醒亚主任医师
颌下腺炎怎样治疗
颌下腺炎 http://www.511511.com 2004-3-31 19:52:00 查看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关键词: ) 【概述】 因导管的阻塞和狭窄而导致颌下腺逆行性炎症,称为颌下腺炎,常与涎石并发。临床表现主要为颌下腺肿大,疼痛,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处。 本病成年人发病率高,大多系慢性表现。目前有较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治愈率较高。未及时接受治疗者,未经正规治疗者,疗效欠佳,早治疗是关键。 【诊断】 1.发热、全身不适,血白细胞计数增多; 2.颌下区肿胀、疼痛。颌下腺肿大,压痛; 3.患侧舌下区红肿,导管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4.慢性者可有颌下区反复肿痛史,颌下腺肿大,质稍硬,轻压痛; 5.颌下腺导管口轻度红肿,有脓液或混浊液排出; 6.口底咬合片可能显示导管结石。 【治疗措施】 1.病原治疗(去除涎石、导管扩大术); 2.物理治疗;(理疗) 3.抗生素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 5.重者可作手术摘除颌下腺; 6.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抗生素和其他辅助为主; 7.重型病例以静脉用药,注意支持疗效和防止并发症; 8.慢性病例应采用病因治疗,抗生素,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 9.累发病例应考虑外科切除。 【临床表现】 1.发热、脉搏、呼吸增快; 2.颌下、口底区明显水肿,舌下皱襞红肿; 3.颌下腺疼痛、压痛,导管口发红、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4.慢性者,常有颌下区不适或胀痛;有碱味分泌物自导管口排出; 5.导管阻塞时,颌下腺肿大,胀痛,尤其在进酸性饮食后更明显,但食后逐渐缓解; 6.颌下腺肿大,质稍硬、压痛,挤压颌下腺时,导管口有碱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 【辅助检查】 1.对单纯早期颌下腺炎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慢性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和“b”。 【预防】 该病常与涎石并发,预防的关键是注意口腔卫生,多饮磷化水,防止涎石形成。慢性颌下腺炎者,如反复发作,疗效不佳,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治愈标准】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 2.好转:症状减轻。 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http://www.511511.com/M5/200404/M500000151420040405055713500.shtml 颌下腺炎 颌下腺炎常与涎石病并发,最常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病史短者数天,长者可达数年或更长。 主要原因是由于涎石堵塞导管系统后产生的排唾障碍和继发感染的炎性反应,常见的主要症状是进食时颌下腺部位肿胀和疼痛。若涎石为不完全堵塞导管,餐后肿胀可很快消失。颌下腺炎,若经久不愈,反复发作,颌下腺呈退行性变,甚至纤维化,腺体呈硬结性肿块。 颌下腺炎除少数由于小涎石所致炎症,可用保守疗法和催唾及按摩促排外,大多需手术摘除。
得病还是要去医院 看医生, 在网上问是没用的 。。。